- 《罗小黑战记》票房突破2亿,“小哪吒”却快49亿,有可比性吗
- 《哪吒之魔童降世》27日单日票房突破2亿,你怎么看
- 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49.7亿,为什么票房会那么高
- 哪吒票房突破40亿,并且延期一个月,你看好它超过《复联4》、《流浪地球》,《战狼2》吗
- 哪吒票房41亿了,你估计周末结束后,能破50亿大关吗
《罗小黑战记》票房突破2亿,“小哪吒”却快49亿,有可比性吗
个人觉得哪咤的天时地利人和票房正常在18—20亿,多的是一种热情,和
大家希望他创记录的心情。俩月排片,就是单纯创记录了,这就没意思了。好电影,这么干,会让大家有反感心情。
这两部我都没看,电影兑换卷都送人了,中国的电影好不好看单说,主要的成绩一是靠炒作,二是靠上映时间安排制胜
中国各行业的炒作鼻祖就来自影视业,一个烂片花钱也能被炒成经典剧,一个烂演员靠雇人接机也能到处得瑟,再加上上映时间安排到无竞争时段,自然有成绩,所以大家可以去看看中国亿元票房有多少是真正的出彩好剧,能值得让你回味的,反观很多小成本无名无票房片子确是真正的经典
感谢悟空邀答。首先恭贺两部电影,都获得了成功,接着回答问题:看到题目,要明确比什么?票房收入,那一定是哪吒完胜,没有什么可比的。比艺术性,双方票友一定各有说辞(毕竟<<罗小黑战记>>也有2亿票房)。那么究竟比什么?
我在想为什么提到动画片儿,我一定会想到<<猫和老鼠>>。我记忆里更多的是它给我带来的乐趣,带给我成长的回忆。,好像没有票房记录。现在还有多少这样的电影,不是用票房,不是用经济指标衡量电影作品。
如果我们只会用经济指标衡量电影作品,那么电影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又怎么拍出佳作和精品。对于投资和制作方追求经济回报无可厚非。但不能只追求经济回报,只看眼前的经济利益,让大家觉得高票房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观后却让人什么都没有记住。
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评论。
都看过,感觉小黑的票房真的很可惜了,比哪吒差了一点而已,票房差距却这么夸张,毕竟淘票票九分+,评分这种东西在大数据情况下也不能作假(不是豆瓣评分),按照现在动漫行情来说五亿打底才对,但是现在看起来貌似没可能了,不过没关系,赚还是有的赚的,而且下一部票房肯定会更高的
没看过罗小黑,所以没办法比较,哪吒确实是看了,相对来说国内的动画水平进步非常快,虽然跟国外还有些差距,但个人观点已经越来越小了。
从剧本到绘制再到特效制作,剧组不得不说已经非常用心了,希望大家还是对国产动画能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时间,老一辈的动画大师接连仙逝,希望新一代的年轻导演能接过这杆大旗。
我从小看动画片长大,无论是国产的还是国外的今非昔比,一开始国内水平确实很高国内国外获奖无数,由于一些特殊历史原因,国产动画片举步维艰,啃老本的问题,不经让人唏嘘不已。
《哪吒之魔童降世》27日单日票房突破2亿,你怎么看
我没有去看过,看网上的评价,口碑是很好的。
说明现在的导演知道什么才是观众想要的,而不是一味的请流量明星,知道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以前的五毛特效。<哪咤之魔童降世>口碑票房双丰收,是国产动漫的里程碑。说明国产动漫已经在崛起。
记忆中早先有关哪吒的动画片有1979年上映的《哪吒闹海》与2003年的动画作品《哪吒传奇》,两部作品铸造了我们关于哪吒最早的记忆,天生灵珠、闹海屠龙、割肉剔骨、化身莲花、兴周灭纣、位列仙班。
时至今日,中国动漫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很是期待,抓紧时间去观赏一下。
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49.7亿,为什么票房会那么高
我觉得哪吒的动画形象幽默风趣,带点口音,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是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电影故事剧情不托踏,观看没有厌倦的时刻,分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没有多余的交待。动画效果也很好,总之国产动画越做越越好
开始看方言笑点,很多形象在卖萌,觉得堆砌得有点多。但是随着剧情深入,不断解构哪吒,在得知李靖决定以命换命的时候开始哭…“我命由我不由天”,关于偏见和刻板印象,无论是魔丸哪吒,豹妖申公豹,还是龙族都是偏见和刻板,最后共同抗击天雷就相当于抗拒天命,我能成为谁只有我自己能说了算!
我觉得应该是电影的中心和主题触动了大家。全影片想要表达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就应该不屈服于命运,相信人定胜天。哪吒身为魔丸转世,仍然可以改变被人厌弃命运,拯救苍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被大家所认可。影片想要告诉我们不管前路有多艰险,但是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来主宰。
这是一部颇具创新精神的动画电影。它的创新是“由外而内”全盘贯彻的。“外”指的是“形象”。影片中的哪吒画着烟熏妆,一脸邪笑,双手插裤袋,到处恶作剧。嘴里还念念有词:“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像个妖气十足的恶童。太乙真人,也不再是仙风道骨的智者,而是一个整日骑着猪、操一口川普的油腻中年男。龙王三太子敖丙,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白衣飘飘的翩翩少年。这些对形象的改编,可谓大胆。
对内,我们看到哪吒在被两种命运左右着:一种是“天命”,一种是“人命”。具体说,“魔丸附体”就是天命,“众人成见”就是人命。而他要做的,是如何反抗这两种命运,最终活出“我命”。正如影片最后的字幕所写:“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以及父亲告诉哪吒的那句话:“你是谁,由你自己说了算。”这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想要告诉我们的。
起初并没有太关注这部国漫,让我走进电影院的是朋友圈以及身边朋友的一致夸赞。后来再看各路影评,原来争议还是有的,褒贬不一。批评的声音大多在笑点低俗、剧情脱离传统神话故事核心以及漫画人物形象差异等。但该片上映以来票房已破49亿!在我看来它是今年夏天暑期档的票房黑马,完全超出预期的惊喜。
我认为《哪吒之魔童转世》是真正让中国神话动漫与时俱进的代表之作。如饺子导演自己所说,他想做一部“打破成见”的动画。这或许是大多争议的由来。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神话里的神仙就应该仙风道骨的样子。
而这部哪吒的形象史无前例,活脱脱一个“魔童”形象。在传说中哪吒生性顽劣嚣张跋扈,年少便大闹龙宫抽龙筋。而这部作品给哪吒的天性加了一个前提,他是“魔珠”的转世,他一身的超强本领和难以控制的戾气都来自魔珠,而仅是孩童之身的哪吒并不能自控。更妙的是我在哪吒身上看到了很多人性和成长,被排斥成异族的孤独和极度渴望被认可的心。哪吒本性和大多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希望拥有朋友、父母的陪伴和大家的认可。哪吒的任性更像孩子吃不到糖,就会哭闹。而魔珠转世的哪吒只是不能控制自身的力量导致祸事的严重而不自知。神仙是什么呢?在多年修炼和劫数中参悟真理,飞升一定境界的存在。神仙之所以尊为神,就应该是经历了深刻的成长与劫数的。就如唐僧师徒为何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是为了成长修炼。总体来说,我认为这部作品赋予“神”更多成长历程的意义能让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添加了现代化元素和台词也能让观众观影更轻松开怀。是中国神话题材动漫与时俱进的一个好的典型。
哪吒还是每一个认为自己“别无选择”的普通人的礼物。饺子导演说的“打破成见”不仅仅是打破中国动漫之前的格局。饺子导演从医科铁饭碗到自学动画,初入行业时肯定难免碰壁。然而凭借《打,打个大西瓜》证明了自己,自此也敲开了更多机会的大门。
再到今天《哪吒之魔童转世》收获无数认可和掌声。他也拍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电影里那句热血的台词:“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哪吒自出生就背负了必死的天命和周遭的排挤和偏见。哪吒最后却直面命运拯救了父母和百姓,并感化敖丙一起扭转了结局。这是电影最搓人的点,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有选择不了的原生家庭,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q会面对诸多问题和局限。哪吒是我们每一个人,即使最终要保护父母独自遭受天雷,也要生出三头六臂与天斗到最后。他的不认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不认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片,我们一家看了两遍,先是普通 三D版,后来又看了一个IMAX版本的,可以说是看得非常过瘾。至于它票房怎么这么高,很简单,现在好的适合小孩子看的电影非常少,如果有,那一定是全家出动,一起陪孩子看。那无形之中,就带动了票房。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点,就是恰逢暑假,孩子们正好有时间。
这都是题外话,关键还是电影本身的质量绝对够硬,值得大家的观影啊!
首先,就是在情节上。
这本来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老故事,哪吒的形象也是大家非常了解的,现在把这个形象给予了新的感觉,哪吒画着烟熏妆,大大咧咧,而李大人和殷夫人,也一反以前的冷面特点,变得温情可爱,是现在特有的慈父慈母的形象。以前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这种残忍的情节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之间的谅解和情义。一家人都为了哪吒而耗尽心血。这是非常感人的。
其次,就是在各种形象上的颠覆。
尤其是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变成一个萌萌哒的胖子形象,还操着一口川普,这确实非常让人感觉到有趣和可爱。还有申公豹变成一个结巴,龙王太子变成了一个玉树临风潇洒可爱的形象,这些都让人感觉到可信。
再就是,情的真,情的感人。
这里面,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以及和乡亲们的感情都演绎得非常真实。尤其是那些乡亲们,以前个顶个地牢骚满腹,恨不得把哪吒活吃了。后来,又在哪吒的感化下,全体下跪。表达这份情感。
最后,当然是各种警句的应用了。
比如,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山”等等,特别容易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让人感觉到无限唏嘘啊!
所以,我们喜欢看哪吒,票房超高也是非常正常的呀!
我认为有以下这么几点:
(1)特效十分精彩,如果不论剧情的话,国产动画从《大鱼海棠》开始到《大圣归来》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画面精美度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特效也在做得越来越好。电影中乾坤图的设计,中间哪吒追逐妖怪的打斗还有最后抵抗天劫的燃斗,在特效和渲染方面确实已经做得相当不错。
(2)是剧情改编很棒,符合人们现在的价值观追求。众所周知,在之前的神话故事中,哪吒是少年英雄,敖丙是龙王的三太子,申公豹很坏,让人恨得咬牙切齿。而在这部动画中,哪吒成为了魔童,敖丙则是人人厌恶的妖怪,而申公豹的坏也有些让人心疼,他们都是因为“人的偏见”而如此。不过他们都不认命,哪吒身为魔童也想做英雄,虽然中途他成魔过,但最后他还是保护了陈塘关所有的人民,人民对他也深深感激,偏见也不见了。而敖丙则放弃了自己的使命,他选择了跟哪吒一起同生共死,不认命。在之前的神话故事中,哪吒和敖丙可是死对头,而现在则成为了朋友,剧情由敌人变朋友,再加上“人心中的偏见”为主题思想,让这部动画既有了创新,也从侧面告诉了大家一层哲理,我们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看任何人,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3)台词和整个电影的情感进程把握的十分精准,让人们产生共鸣,并且跟着电影进程,心情不断变化。
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高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只说感受比较深的几点,好电影值得我们去等待去支持,相信国漫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哪吒票房突破40亿,并且延期一个月,你看好它超过《复联4》、《流浪地球》,《战狼2》吗
首先谢谢您的邀请,《哪吒》上映50多天票房已经超过49亿,单从票房数据来看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得到市场认可的电影。
先来分析一波《复联4》中国地区票房是42.4亿,注意这仅仅是中国地区票房。《复联4》全球票房收入是197.8亿,也是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显然《哪吒》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再来看看《流浪地球》票房46.56亿,《哪吒》现在已经超过了。最后《战狼2》票房56.79亿,中间还差着7.79亿。虽然延期到国庆之后,但这次中秋节小长假3天《哪吒》也才增票房超过6145万,每天也才2000万,乘以30天也才6亿。而且国庆期间也会有大量优质电影出现,观众的选择多了自然会抢占《哪吒》的票房,所以想超《战狼2》怕是不太可能。
哪吒票房41亿了,你估计周末结束后,能破50亿大关吗
非专业的回答,瞎拍一下。。哪吒本人点映时就去看了,去年在影院看到预告片时就喜欢的不得了,也没按照目前的趋势破50是有难度的,目前上映的电影可以说真的没什么吸引力,一些首映的电影当天试口碑票房高点,口碑一来自然回落,最近也没什么热闹的节日,完全吸引不了更多的人走进影院,票房大盘爆不了,不过哪吒上映24天周末还能破亿,厉害炸了。不过看的出来哪吒已过巅峰,等23之前单日票房冠军妥妥的,客观估计到下周末能到45-46亿左右,可能超越地球
今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今天又收割了1亿多票房,太恐怖了!热度不减!里面特效真的做的一级棒,情节也还可以,里面的台词不乏经典,有个画面“神仙的自我修养”顺便还致敬了星爷!估计就是这个神来之笔,顺便把星爷那种强有力的票房号召力给带来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觉得这句话至少占了15亿票房,很霸气,对很多人有感触,让我们觉得生活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天吃饭,所谓自给自足,这样的生活才是自己的!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撼动”这个版本的申公豹,我怎么也恨不起来,还有点替他难过😫,至少他说的这句话有点深意,申公豹貌似怀才不遇,再加上他结结巴巴的话语,让我更喜欢他了……在以前版本里,我是非常讨厌申公豹的,我想很多人都是如此,因为这个我已经二刷哪吒,就为多看一眼申公豹
“全体龙族已将最硬的龙鳞都给你了”,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啊👬”,
“想当初你还是娘肚子里的一颗红狮子头,现在你都长成有鼻子有眼的帅小伙了”
里面的台词真的是太好了,很适合带家里孩子看,趁着暑假还没有结束,再收割点票房,我觉得至少45亿,估计接近于50亿票房也未可知!这么难得好片子,这样的票房值得
希望以后的中国电影多一些这样的电影,这才是有营养的电影,这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
超妇联4没问题,超流浪地球还需要一些运气。加上延期,应该也到不了50亿。要知道战狼2延期两个月也就多增加了7亿多票房,哪吒应该还到不了这个量级。下周速激番外上映,只要不大翻车,应该就能终结哪吒目前的态势了。
本来信心满满,但从票房走势来看,哪吒要突破50亿,难上加难了。可能性不高。
8月18日单日票房哪吒单日票房还可过亿,而8月19日,就下降到,不足6000万。
这说明哪吒的热度已经到了后期的阶段,上座率也下降了很多,所以院线方的拍片也有所下降。
即使延迟下线,可能也会遭遇后面的电影的冲击。
比如两天后上映的《速度与激情之特别行动》《特别行动》和后面的《昆虫总动员》等。
这些电影还是有观众基础的,一旦上映无疑会给《哪吒之魔童降世》造成很大的影响。
暑期档“哪吒”能够如此成功,除了自身的制作比较精良外,还有一个原因,和哪吒同期上映的电影,都因口碑和劣质等的原因,大都扑街了。没有一部电影能和哪吒分庭抗礼,这导致哪吒在这个时间段,一家独大。
加上口碑不错,媒体和自媒体的宣传,形成了短时间的裂变效果。
但是受到《速度》等电影冲击后,可能使票房下降期的哪吒更会被压缩。
综合来看,我感觉票房会止步45亿左右。